200万尾青蟹宝宝在北方出生!宁大团队创百万级育苗纪录
“这几天电话就没停过,连云港本地的水产养殖户刚订了10万只,还有不少意向客户正在对接。”5月7日,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研究员刘磊向记者透露。
刘磊口中这些“爆单”的青蟹苗,是他们项目组将宁海三门湾青蟹“北繁”的最新成果。

刘磊在连云港的育苗基地。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今年3月至4月,刘磊带领的宁波大学团队在江苏连云港市培育拟穴青蟹大眼幼体200万尾以上,并通过专家团队验收。
据悉,这是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拟穴青蟹苗种在长江以北地区的百万级规模化繁育。

拟穴青蟹苗。
“这些拟穴青蟹个体强壮、抗病能力强且成本相对较低,深受养殖户欢迎。”刘磊介绍,这一成果为“南蟹北养”提供了坚实的苗种支撑。

刘磊(左)在连云港的育苗基地。
长江口是拟穴青蟹自然分布的最北端。事实上,“南蟹北养”并非新鲜事。
2019年起,江苏、山东等地就开始流行青蟹养殖。据刘磊估算,目前江苏、山东两省的拟穴青蟹养殖面积约15万亩,每年存在约1.5亿只的苗种需求。
以往,北方养殖户需从南方运输苗种,长途运输往往耗时10至20小时,影响成活率。而在北方育苗,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不仅能保障苗种供应,还能提高成活率。

蟹种。
此前虽已有拟穴青蟹苗在北方养殖成功的案例,但规模有限。如刘磊团队曾在山东东营育苗30万尾,主要用于科研。还有一些水产研究团队在北方开展繁育工作,但大多止步于100万尾的关口。
2024年9月,刘磊代表宁波大学到江苏省连云港挂职,面对当地日益增长的青蟹养殖需求,他决定在当地开展青蟹的规模化繁育工作。

蟹苗。
“我们根据北方育苗环境特点,定制了幼体饵料投喂和育苗水体调控策略。”刘磊透露,这一经验源于其团队多年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开展青蟹养殖的技术积累。
而此次拟穴青蟹百万级规模化繁育的突破,还得益于育苗生态水质调控技术。刘磊团队通过运用微生态技术对水质进行精准把控,应用光合细菌、抗弧菌等进行生物防治,为蟹苗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刘磊说,明年他计划将拟穴青蟹苗种的繁育量提升到千万级,同时团队还将进一步优化种蟹培育等流程,并计划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推动拟穴青蟹养殖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