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赋能长沙园区知识产权保护

华声在线5月7日讯(全媒体记者 赵志高)日前,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长沙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区块链数据对接合作备忘录,启动长沙知产法庭存证区块链和长沙经开区区块链对接,实现数据共享、数据互认,为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注入“数字动能”。

“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衡量园区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的关键指标。”长沙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彭正球介绍,园区与法院区块链成功对接,不仅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司法链深度融合,解决园区企业原有上链存证数据不被司法认可的现实困难和企业知识产权上链存证的后顾之忧,也为知识产权“司法+行政+市场”协同保护机制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将吸引更多创新“种子”扎根园区、茁壮成长。

长沙经开区是全国首批、中部唯一的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示范园区。近年来首创知识产权“前置保护”模式,前瞻性建设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相继落户上海技术交易所中南中心、湖南(长沙)涉外中央法务区等一批高能级平台,创新赋能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截至2024年底,长沙经开区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929件,荣获中国专利奖59项,培育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18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