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这家孵化器如何用“三大引擎”为初创企业既“输血”又“造血”?|高质量孵化器
加快高质量孵化器建设,是我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培育本土科技企业、孕育未来产业的重要举措。2023年11月,上海启动7家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培育了一批创新型企业、集聚了一批人才队伍,示范带动了我市创新创业体系优化提升,取得了积极成效。
聚焦芯片、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技术,市科委会同相关部门和区域,持续开展高质量孵化器遴选培育工作。目前,司南半导体孵化器、“模速空间”大模型创新生态社区孵化器、启迪之星(上海)孵化器、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复星新禾孵化器等5家已陆续纳入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
今天,沪小科带你一起了解这家高质量孵化器——司南半导体孵化器!
“我们不是简单的孵化器,而是产业创新的‘加速器’——既要让技术破茧成蝶,更要助其翱翔于世界舞台。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话,我觉得是‘集成服务商’。”司南半导体孵化器(以下简称:“司南半导体”)总经理李四华在接受专访时说道。

创立还不到一年的司南半导体,入选了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据李四华介绍,目前已有10余家企业入孵培育。作为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高质量孵化器,司南半导体以“创新策源+专业服务+孵投联动”为核心,为初创企业提供从技术转化到市场落地的全链条赋能。

“三大引擎”,
助企走上入市的“高速路”
众所周知,半导体产业的长周期和高门槛,常让初创企业陷入“技术孤岛”困境。初创企业常面临技术转化难、产业链资源匮乏等痛点。对此,司南半导体依托临港新片区“东方芯港”的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了覆盖EDA设计、晶圆制造、封测认证三大环节的“全链式”孵化服务模式,就像三个“大引擎”为初创企业提供从“设计-制造-封测”的一站式专业服务闭环,如同为技术成果铺设了一条从实验室通向市场的“高速路”。
其EDA产业服务中心通过高性能硬件仿真加速器和全流程仿真设计工具,可以帮助企业将芯片设计周期缩短30%-50%。同时,面对初创企业很难获取大型晶圆制造产能的问题,司南半导体还联合积塔半导体、新微半导体等晶圆制造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支持初创企业便捷获取制造产能、优惠价格及高效服务等以实现芯片快速制造及验证。而在封测认证环节,司南半导体为初创企业提供万级净化实验室,并联合封装测试龙头企业为芯片产品提供从快速封装、可靠性测试到应用认证的“质量守门人”服务,确保产品满足市场要求。
“我们像一座桥梁,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与专业服务中心的紧密合作,连接高校的‘实验室智慧’与产业的‘市场脉搏’,推动着多项前沿技术的跨界应用,助力初创企业大幅降低研发与验证成本。”李四华说。
此外,司南半导体的“通用服务包”也覆盖了法律、财务、知识产权等领域,这个“工具箱”可以更好地帮助初创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研发与市场拓展。值得一提的是,这套“工具”不仅涵盖了初创企业所需的多种资源,还打通了多个“工具”的“快捷通道”,加快初创企业的快速落地与海外布局能力。“我们有一家司南半导体孵化的海归创业企业,曾通过司南半导体的法律、知识产权等贴身服务快速完成落地临港、全球专利布局、天使融资并进入快速成长期,仅一年就从1人拓展到20人团队规模,业务发展蒸蒸日上。”李四华自豪地说道。

“输血”+“造血”,
破解初创企业生存难题
产业始于科技,成于金融。自2024年7月上海正式发布总规模达到1000亿元的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以及未来产业基金以来,高度聚焦集成电路产业的司南半导体也推出了规模达5亿元的司南半导体天使基金,以“孵投联动”机制为早期项目精准“输血”。
“近几年,司南半导体一直在积极引入像临芯投资等半导体产业资本、国有大型银行等金融力量,构建‘产业+金融’的多元融资生态,对高潜力项目进行多轮次跟投与金融支持,降低单一资本方的风险压力。”李四华介绍道,同时,司南半导体也在推进“拨改投专项”及“概念验证专项”,定向支持有产业化潜力的颠覆性技术。这一系列举措,使得司南半导体在金融赋能领域不仅是“输血机”, 更成为推动技术跨界融合与产业链协同创新的“催化剂”。
资金与资源的双重“指标”,更是半导体初创企业生存的“生死线”。因此,除了建立5亿元基金为初创企业“输血”外,司南半导体也在努力提高企业自身的“造血”能力。目前,司南半导体正逐步组建一支由行业专家、产业高管和资深投资人构成的科创导师团队,为初创企业提供“从实验室到董事会”的全流程指导。

谈及科创导师团队的作用,李四华分享了一个案例:一家由知名院校教授创立的某芯片设计企业,在创业初期,团队虽掌握尖端技术却苦于市场定位模糊及产业资源缺乏。后来,在此导师团队的指导与资源协助下,教授从大而泛的技术应用中先期精准锁定了泛半导体设备市场并快速进行了产品导入与验证,仅一年内便实现商业化突破,营收增长超6倍,为后续半导体设备市场开发和场景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地基”。

瞄准未来产业,
培育有竞争力的“创新种子”
不同于其它上海科创的“老牌高地”,司南半导体作为新兴力量,则更凸显国企转型背景下的前沿布局与创新培育,立足临港新片区的政策红利与产业资源基础,注重前沿技术转化与产教融合。依托临港集团20余个科技园区、超18000家入驻企业的产业生态网络,司南半导体以“集成服务商”角色整合半导体创新生态所需的设计、制造、封测认证等全链条资源,提供从概念验证到产业化的一站式技术转化解决方案。
如今,面对半导体产业的全球化竞争,司南半导体不仅聚焦技术转化,更致力于培育“未来产业的种子”。通过与高校院所共建“双师培训”机制,与合作伙伴联合人才培养与实训,司南半导体为行业输送兼具科研能力与产业实践的复合型人才。
同时,其参与举办的国际顶尖孵化器论坛、半导体大会等活动,吸引了更多行业资源的加入与项目合作、入驻,形成“创新雨林”生态。李四华将临港的半导体生态比喻为“一片沃土”:“我们要做的不仅是浇灌现有幼苗,更要播下能抵御国际风浪的‘新种子’。”
未来3至5年,司南半导体将逐步完善产学研技术转化合作机制,建设覆盖“设计-制造-封测”全链条的产业级服务平台,通过孵投贷联动金融赋能,致力于成为半导体创新生态领域的一站式“集成服务商”,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
不得不说,作为上海市高质量孵化器的一员,司南半导体正以“创新策源+专业服务+孵投联动”的三重引擎,推动半导体前沿技术从“实验室创新”向“市场竞争力”跃迁。

拍摄:赵仲弈
制作:Gina.Z
↓分享
↓点赞
↓在看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