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利率下调引境外投保热 市民需警惕诸多风险

随着存款利率的下调,一些鞍山市民将目光投向境外保险产品,期望获取多元化的保障与投资机会。然而,记者采访获悉,境外投保存在汇率变化、理赔成本高等诸多风险,提醒消费者需谨慎对待。
“最后x天!7%收益时代落幕倒计时”“保险7%时代末班车,能上车的抓紧上车!”眼下,网络上关于境外保险的各种宣传广告多起来,线下也有一些不法中介向消费者兜售“收益高的境外保险”,有消费者专门赴境外投保。但是,“高收益”背后是看不见的风险,日前多地监管部门发布风险提示,提醒保险消费者谨慎购买境外保险。
2021年,王先生购买了境外的美元分红型寿险,年缴保费5万美元,当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是6.4。2024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达到7.2,王先生实际缴费成本增加了20%以上,他因急需资金选择退保,发现保险的现金价值仅为已缴保费的35%,损失超过10万美元。
境外保险存在诸多风险。外币结算的保单受汇率波动影响,缴费及收益均需承担汇兑损失。一些境外长期保单前2年的现金价值为零,如果早期退保,损失非常大。去境外购买保险,在后续的保单服务过程中,如变更信息、续期缴费等,如果消费者无法亲自前往境外,可能需要通过邮寄、委托他人等方式办理,不仅手续繁琐,还可能产生额外的费用和时间成本。境外保险理赔流程与国内有所不同,理赔审核时间相对较长。如果消费者对理赔流程不熟悉,可能会因为材料准备不充分或不符合要求而导致理赔延误或被拒赔。
此外,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私利,通过夸大收益、虚假宣传等手段,诱导消费者购买境外保险产品。他们往往宣称境外保险收益高、保障全、理赔快,还具备资产转移、避税等“神奇功效”,吸引了不少不明真相的消费者。
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任何公司推介、宣传、销售保险产品均需持有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发放的保险许可证或保险中介许可证。持牌机构、保险从业人员超出业务范围,宣传、推介、销售或组织安排购买境外保险机构产品,均属于违法违规行为。境外保单不受境内法律保护,投保境外保险产品存在汇率或外汇政策变化、保单收益不确定、理赔成本高、维权难度大等诸多风险,消费者应高度警惕,谨慎对待,切勿参与“地下保单”等违规交易,谨慎对待以“高收益”为卖点的投资型产品。
全媒体记者 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