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他人传递生的希望 西安大三学生捐献造血干细胞挽救他人生命

3月20日,唐都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内,来自西安某高校的大三学生甘同学经过近5个小时的外周血循环采集,顺利捐献320毫升的造血干细胞悬液,为一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了“生命的种子”。

这份大爱义举让他成为全国第19626位、陕西省第306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救人的爱心志愿者。这也是西安市红十字会第2例独立完成造血干细胞全流程捐献服务保障。

2023年,初入大学校园的甘同学在一次献血活动中得知捐献造血干细胞能拯救血液病患者生命,他毫不犹豫地报名加入,成为一名中华骨髓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2025年1月,正在寒假期间兼职的甘同学在送外卖忙碌之余,接到了西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电话。“您的血样与一名患者配型成功。”得知自己造血干细胞HLA分型与一位患者初筛相符,甘同学当时既意外又欣喜,意外于没想到这么快有机会救人,欣喜于自己能担此重任。他深知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适配概率极低,自己可能是患者的唯一希望,作为一名大学生,他毅然决定:“如果符合条件,捐!”

2025年2月,甘同学顺利完成了高分辨血样采集和体检。在采集移植计划确定后,西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就开始联系甘同学的学校和老师为他办理请假手续。在老师、同学们的鼓励和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甘同学前往医院注射动员剂进行为期4天的干细胞动员准备,提高外周血的干细胞数量。

采集的当天上午,西安市红十字会、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管理中心工作人员以及甘同学的老师和同学都前往采集医院探望。简短而庄重的慰问仪式上,西安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刘建民为甘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和应急救护培训终身参与卡:“您不仅是患者的救命恩人,更是城市文明的标杆。”

在众人的陪伴下,甘同学顺利完成捐献,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注入了新的希望。捐献完成后,他表示身体一切正常,表示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深感光荣,希望患者早日康复。

素不相识的受捐者也写来感谢信:“致亲爱的骨髓库供者:怀着满心的感激与敬意,我提笔写下这封信。是您的善举,让我重燃对生活的热爱,让我能再次陪伴在家人身边,感受平凡日子里的温暖。您的这份大爱,不仅仅拯救了我的生命,更让我相信,人间处处有真情。我会带着这份生命的馈赠,努力生活,将您传递的爱与善意延续下去。”

造血干细胞移植目前仍然是救治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重症免疫缺陷等疾病的最有效手段。西安市红十字会呼吁社会各界爱心人士,踊跃加入到志愿捐献者队伍中来,为患者增添一份希望。

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 李琳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