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这些蔷薇月季开爆了的花园

欣儿的花园、哈尼花园、漓上花园,蔷薇、月季开爆了,置身其中真的有种没有辜负生活的幸福感。桂林蔷薇、月季的高光时刻你有参与其中吗?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唐代诗人高骈笔下的蔷薇盛景,穿越千年时光,正在桂林这座山水之城绽放新的生机。从文人雅士的诗意栖居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从乡村庭院的自发生长到花园的精心设计,蔷薇、月季在桂林有了新的风景。

蔷薇、月季开爆了——

花园迎来高光时刻

近日,很多人把头扎入盛放的月季中,宣告他们一头扎入了花丛里,生活充满生机,没有辜负当下。月季带来的生机勃勃从古至今都为人们所喜爱。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腊前月季》里写道,“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月季花每天都是春风满面,娇艳欲滴如何叫人不爱呢。桂林今年的月季也迎来了高光时刻。

从一朵花来说,花盛放之时天气正好,与桂林的雨天正好错开,因此开放得格外热烈。

蔷薇、月季开爆了。

“四万万朵鲜花的盛开,太美了,这个春天仿佛走进了童话里的样子。”在小红书、抖音等平台上输入桂林蔷薇、月季等关键词,风景展示、游览攻略应有尽有。

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雁山的漓上花园看到,月季如瀑布般从围栏上泻下,院子里红的、粉的、紫的、桔的、黄的、白的各种颜色的月季开得“热闹”,而游客们赏花、拍照的热闹劲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想要拍下这条蜿蜒的花径,而我就在花径中间”“我想要一头扎进花丛中”“我喜欢这个紫色的花,一定要把我和花都拍到”……

当记者来到位于叠彩区的欣儿的花园的时候,园主专门打造的月季花门开得正旺,粉色的花挤满了石门,在阳光下美得如画一般,只见想要拍花门的游客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而在园子里的花墙下也满是赏花的游客。

“近几年我几乎每一年都在花期时来赏花、拍照。来之前会想着人或许很多,可能和去年也差不多吧,心中有些疑虑,但是当我来到花园,满园盛放的鲜花,整个人感觉到莫大的幸福,忘记了生活的烦恼,完全沉浸在童话般美好的花园中。”市民彭女士说。

桂林市内的几个专门种植月季、蔷薇的花园在盛花期都收获了满满人气。欣儿的花园在五一时,9亩的花园一天游客超1500人次,位于雁山的漓上花园一天也有超过一千人次的人流量。虞山公园内100多个品种5万株精品月季也在五一期间收获了满满人气。

月季花的盛放也成为了桂林的城市名片之一。周末专门自驾到桂林就为了盛放的花园,从广州坐动车来桂林,下车直奔花园……“来过几次桂林了,桂林可看可玩的东西太多了,这次在网上看到人家发的花园,特别想来看看,于是在周末就来了,虽然人很多,但是花园很美,而且还收获了很多好看的照片,桂林真的是一个宝藏旅游城市。”从广东来的曾女士说。

蔷薇、玫瑰、月季常常被人们混淆。早在明朝,王象晋在《群芳谱》中,把蔷薇属植物,分为蔷薇、玫瑰、刺蘼、月季、木香5类记载。也就是说蔷薇、玫瑰、月季都是蔷薇属植物。

欣儿的花园老板梁琼方说,随着人们对花园园艺的喜爱,她也希望人们能更多地了解花卉。

春天里看到开花的,特别是花园里盛放的大多是蔷薇属,蔷薇属中一年只开一次的是蔷薇花,一年多次开花的是月季花,而月季花中又分藤本月季、灌木月季等。桂林的漓上花园、哈尼花园,虞山公园等几个花园大多是月季,欣儿的花园内超过70%的花,也都是月季花。

月季花。

追花也是追让时光变慢的魔法——

赏花永不过时

蔷薇与月季的身影总是与文人雅士的精神世界紧密相连。《云仙杂记》记载,柳宗元收到韩愈诗作时,必先以蔷薇露盥手、薰玉蕤香,方才郑重展读,赞叹“大雅之文,正当如是”。这种以花为媒的仪式感,展现了中国文人对美好事物的极致追求。

白居易更将蔷薇视为知己,在被贬江州时写下《戏题新栽蔷薇》:“移根异地莫憔悴,野外庭前一种春。少府无妻春寂寞,花开将尔作夫人。”字里行间,既有对花的深情寄托,又透露出以花慰藉的豁达心境。

中国人赏花从来不只是视觉享受,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人们对蔷薇、月季的喜爱由古至今。

在桂林,人们对月季并不陌生。过去在农村,人们总喜欢在家门口或者是院子里种一两棵月季。种在竹篱笆里,种在破旧的塑料桶或是搪瓷脸盆里,有些人还会在废弃的塑料桶里插上一根木棍,让月季藤攀爬。平日里月季并不怎么需要管护,有时候家里杀了鸡鸭、洗了菜的水会直接泼到月季花盆里,实现了一次“施肥”。春天一到,三朵、五朵的月季花便开了。农村人很少专门赏花,但是在天气晴朗的上午,从田地里干完活,在院子里坐在凳子上捧着碗大口吃饭时,便会注意到这盛开的月季花,哪家哪户月季花种得特别好的,也会因为吃饭赏花时被隔壁邻舍看上了,砍一截回家种上。一支花枝扦插下去,来年就能开出一样好看的花。这种朴素的种植智慧,让美丽的月季在村村落落生根发芽。

在城市里的人们也喜欢种月季。尽管大多数人家里只在阳台的盆里种一两株,有天台的市民就更加喜欢种月季了,照顾好了,月季一年能开好几次花。当然,春天依旧是开得最好的时候,经过精心养育的月季,即便只是开出了那么一两朵,也足以让养花的人开心上好一阵。

近年来,在桂林市区有了哈尼花园、欣儿的花园、漓上花园等,如瀑布般开出的月季、蔷薇着实给人们带来了视觉的冲击。在此基础上,花园的匠心设计又呈现出艺术美学,还有的花园背后有丰富的关于人的故事,因此虏获了人们的芳心。再加上网络媒体的宣传,人潮蜂拥而至。人们在这花园里收获了幸福的体验。

有人说这是网红花园,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拍照,想要静心赏花的人几乎没有机会。梁琼方对此不太赞同。“很多人会错峰来赏花,开花期间有时我自己就住在花园,一大早还没到开园的时间有时就有人来了,我们也会迎客,他们说是为了避开人潮,先来赏花,这样的人真的很多。”“虽然很喜欢拍照,但是拍照的同时,也是在赏花,特别是当花季过了,再看在花丛里拍的照片,仿佛时光都慢了下来,花在风中飘来的香气又重现了,治愈了当下。”一位市民感慨。

蔷薇、月季开爆了。

让花朵与土地、技术、艺术、商业交融——花园经济大有前景

网红花园常常面临流量来得快去得也快的问题,但是只要把花养得足够好,人们对花的喜爱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这一点梁琼方很确信。她告诉记者,这两年不论是对花卉种植,还是对如何经营花园,她都下了很多功夫,进行了专门的学习、钻研。她经营的欣儿的花园获得2025年花园生活风尚大典暨第五届园尚奖“风尚奖”“最佳人气奖”两个大奖。她说,国内花园园艺的标杆地区集中在江浙一带。“这些地方花卉品种全、养护水平高、设计理念先进。当前,花园经济即打造花园场景下的消费,在全国范围内都具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在广西自然也是如此。”

欣儿的花园。

她介绍,在桂林把月季花种好了,种其他品类的花卉一定是不在话下的。在桂林,高温、高湿的环境使得月季很容易有病虫害,需要进行科学的养护,而在月季的花期遇上大雨,花就很容易被摧残。通过精准控水、生物防治技术,则能实现“错峰开花”,既延长了观赏期,又为花园活动策划提供了灵活空间。

其次,花园园艺不是单纯的苗圃,需要对花园进行设计。这包括花园整体的设计,花卉种植的设计,通常来说花园需要运用到花镜。

花镜是一种园艺设计方法。它通常由多种花卉组成,利用花卉的多样性和色彩对比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在园林设计中,花镜往往扮演着视觉焦点和美化空间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为空间增添生机和活力,还可以改善环境质量,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受。比如用藤本月季打造拱门,用地被月季替代草坪——后者既能抑制杂草,又能形成流动的花毯景观。

运用花镜设计营造出生机勃勃的场景。

“复刻一个花园,是很轻松能做到的,但复刻后如何管理,如何运营都是需要学习、要有技巧。因此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呈现出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梁琼方说,从这几点来看人们都不必太担心花园会轻易地被同质化。

“花园经济不是卖花,而是卖一种生活方式。”过去我们发展乡村旅游大多是农家乐,传统农家乐面临客群老化、消费力不足等困境,而花园场景的介入能有效提升附加值。转型趋势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浪潮。在江浙地区,很多苗圃通过引入咖啡厅、露营基地实现“花园+休闲”的业态融合;一些村庄以“全域花境”概念打造乡村旅游IP;市区的公园通过公园闲置地块改造,打造“小微花园”消费场景等等,花园经济绝非昙花一现的网红产物,而是融合生态价值、美学价值与经济价值的乡村振兴新引擎。

■链接:

月季种植小知识:种植月季土壤选择至关重要。月季适宜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且富含有机质的微酸性土壤中。市民在家可将腐叶土、园土、蛭石按3∶2∶1的比例混合。良好的土壤条件,能让月季根系自由呼吸,茁壮成长。如果是盆栽,建议定期翻盆换土,避免土壤板结影响根系呼吸。

月季是喜阳植物,每天至少需要6小时的充足光照,才能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孕育出饱满艳丽的花朵。如果在夏季高温时,要适当给月季遮阴,避免强光灼伤叶片。

此外,给月季浇水时要遵循“见干见湿”原则,即土壤表面干燥后再浇水,浇水浇透。根据土壤干湿状况,春秋两季,建议2—3天浇一次水;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每天早晚各浇一次;冬季植株生长缓慢,7—10天浇一次即可。在月季生长旺季,每隔10—15天施一次液肥;花期前增施磷钾肥,可促进花芽分化,让花朵更加娇艳;冬季休眠期,施一次腐熟的有机肥,为来年生长积蓄力量。

在月季生长过程中,要及时剪掉残花、枯枝、病枝和过密的枝条,这样既能减少养分消耗,又能改善植株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新枝萌发,保持优美的株型。

要想藤本月季长得好,养护工作可是重中之重。首先,浇水要适量,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分积水。其次,施肥要科学。在生长期,可以每隔两周施一次肥,以促进植株生长。到了开花期,可以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比例,帮助花朵绽放得更加鲜艳。

修剪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定期修剪枯枝和过密的枝条,不仅能保持植株的美观,还能促进新芽的生长。修剪时要注意剪口平滑,避免损伤植株。

来源: 桂林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