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港“出海”通道多元化,上半年外贸集装箱量增幅领跑全省
N海都全媒体记者 杨江参
7月5日,记者从泉州海关获悉,上半年,泉州海关共监管外贸集装箱7.97万标箱,同比增长20.77%,增幅列福建省各港口第一位。其中,5、6月分别监管外贸集装箱1.56万标箱、1.73万标箱,分别增长29.29%、40.97%。泉州港紧紧抓住共建“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持续加大对国际集装箱业务开拓力度,“海丝”枢纽港口建设全面提速。
据了解,今年以来,泉州港口岸扩大开放步伐明显加快。作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的石湖港区5号、6号2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于4月23日通过对外开放验收并投产后,新增年吞吐能力120万标箱,使泉州港石湖港区迈入年吞吐能力超300万标箱的大型港口行列,有效满足泉州港集装箱吞吐量日益增长和挂靠船舶日益大型化的需求,为泉州口岸高水平开放奠定坚实的基础。

泉州港首批2个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通过省级验收(资料图 吴静锋/摄)
此外,泉州货物“出海”方式也更加多元——
●通过直达航线:4月16日,泉州港开通直达越南胡志明港、泰国林查班港的外贸集装箱航线,与通过其他港口中转相比,可以节省7天,现每周一个航班已呈常态化,有力地促进了泉州与越南、泰国的经贸往来。截至目前,泉州港共有外贸集装箱航线14条,可到达新加坡、雅加达、巴生港、林查班等17个城市(地区),有效覆盖东南亚地区,并打开通往欧洲、中东、非洲等流向通道。
●通过“水水中转”:5月6日,上汽乘用车宁德工厂生产的120标箱新能源汽车组件,从“江阴—石湖”内支线在石湖港区转关首次出口印度尼西亚,实现泉州港“新三样”出口“零”的突破。
●通过“铁海联运”:6月22日,由比亚迪抚州工厂生产的新能源汽车组件,由石湖港区直航泰国林查班港,实现泉州港首次铁海联运出口新能源汽车产品,并打通闽赣中部物流新通道。
编辑:陈佳卉
审核:江荷
责任编辑: 海峡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