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探索职业教育新路径——卢氏县中等专业学校职业素养提升思政课纪实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郭文龙 王彦龙 王富君
“遇到紧急维修而自己不能立即着手该怎么处理?”“怎样兼顾服务质量与服务温度?”4月10日,在卢氏县中等专业学校与敏惠汽车集团联合举办的“讲文明 学礼仪 做新时代好青年”主题思政课上,三门峡市心智中青老年大学校长刘海燕、呼晓露、苏银辉以“理论浸润+场景实训”模式,通过一个个现实问题,与全体汽车维修专业师生共同探索职业教育新路径。

刘海燕聚焦中华礼仪文化精髓,构建“文化传承—职业塑造—价值引领”育人链条,解码现代职场沟通、形象管理及团队协作等内涵,呼晓露和苏银辉剖析12项职业素养要素,三位校长创设维修接待、客户沟通、服务纠纷等8类实景案例,组建10人汽修礼仪示范队,现场指导礼仪实践,培育学生“诚信服务、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职业价值观。“礼仪不仅是待人接物的规范,更是职业能力的延伸。未来在汽车维修服务中,我会以专业态度和文明素养赢得客户信任。” 25级学生来雍博说。
“职业素养已成为企业选才的‘隐形简历'。”敏惠汽车集团代表陈文波指出,要深化校企“三全育人”机制,共建“职业素养学分银行”,为区域汽车维修、检测及服务领域输送兼具专业技能与文明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校企联合开发《维修业务接待》等教学资源,构建“思政引领、德技并重”的特色育人体系,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要素的有机融合。
卢氏县中等专业学校将实施素养提升“123工程”,即建设1个职业素养实训中心,开发礼仪规范与技术服务2个标准体系,构建课程开发、实践训练、企业认证3大平台。通过“双师”联合授课、企业轮岗实践等方式,培育既懂技术革新又具服务温度的新时代“汽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