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三位一体”机制让营商环境“优”无止境丨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求真务实干字当头

从临床试验频次的遥遥领先,到国际CRO(医药研发专业服务机构)龙头的集聚发展,广州市越秀区成为医药研发的创新沃土。秘诀就藏在越秀区持续改进干部作风、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举措里。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越秀区将作风建设与拼经济、促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靶向解决企业培育发展痛点难点堵点问题,进一步激活经营主体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环东广场利用区位优势精准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

坚持问策于企

精准制定专项政策

“要提升为企服务‘软实力’,深化‘产业版’营商环境改革。”越秀区委始终坚定要与企业心连心、共发展的决心。这里集聚了三甲医院15家,其中全国百强顶尖医院7家,生物医药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5个,汇聚了多位院士和上万名高层次人才。

越秀区积极融入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主攻生物医药与健康“第一赛道”。“产城人”深度融合,资源叠加联动的优势在越秀充分体现。近年提速建设越秀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促进医疗健康服务产学研融合,构建起“研发—转化—制造—服务”全链条产业生态,释放创新、转化、人才、金融服务效能,2024年产业增加值突破400亿元,位居全市第二,产业集群能级大幅跃升。

区庄立交中山眼科中心旁,环东广场曾经是老旧物业,越秀区引入国企将其盘活,通过“微改造”成功重塑,利用区位优势精准发展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这里落户了全国首个CRO产业地标运营中心,吸引了30余家生物医药与健康相关企业入驻,涵盖CRO、创新药研制、眼科医疗器械、健康管理等多个细分行业。目前这个“科技+健康”产业综合体连续三年满租。

今年以来,越秀区结合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开发项目,持续推动“政产学研医”各界参与首位产业规划研究、专项政策制定等产业发展全过程。在专项政策制定过程中,越秀区对企业、医院提出的20多条意见逐条过筛、充分论证、科学吸收,确保政策能有效服务人才成长和用人单位发展。

强化服务赋能

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优良的营商环境离不开优质载体等“硬件”的提升。越秀区突破中心城区土地要素制约,持续推进辖内15家三甲医院周边物业活化利用,将“面积小”的空间约束转化为“密度高”的集聚优势。

优良的营商环境更需要各类创新要素的集聚。越秀区持续推动政策资源、场景资源、人才资源、金融资源“流向”经营主体,为创新创业提供坚实支撑。对于生物医药企业来说,越秀区丰富的医疗场景资源无疑是关键所在。今年新落户越秀的米戈思医疗创始人李继伟坦言:“选择越秀,不只是看中这里得天独厚的临床资源优势,更是因为越秀区为我们链接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资源。”

粤港澳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创新区

越秀区以改进作风为切入点,推动广大干部鼓起劲头学产业、沉下身子助企业,以“主人翁”姿态和“店小二”意识深度融入企业发展全周期,逐步形成“事前关注不打扰,事中主动解难题,事后回访听建议”的为企服务新模式。

今年6月,中国医药质量管理协会CRO分会二季度会议在越秀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人才会客厅召开,引起业内广泛关注。在今年3月一季度会议的现场,得知深耕中药临床CRO领域十五年的本土企业海博特医药有意承办二季度会议后,越秀区主动靠前服务、邀约承接会议。越秀区组建产业发展“纵队”,奋斗在服务企业第一线。“会议当天,我们意外地发现越秀区安排了一批干部为与会嘉宾提供‘一对一’服务。这受到了嘉宾们的一致好评。”会议承办方海博特医药创始人王帅帅说。

未来,越秀区将加快出台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专项政策,持续推动场景资源赋能企业发展,不断提升企业的获得感、满意度,切实将开展学习教育的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实效。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廖靖文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马俊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