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县:6年讨薪无果 法援解“薪”愁

8月11日,农民工杨某等人将2面锦旗送至公安县法律援助中心,锦旗上绣着“法律援助暖人心 无偿服务护民权”和“优质服务 为民解忧”,以此表达对中心和办案律师的深深感激。这背后,是一段长达6年的艰辛讨薪历程,也是法律援助为弱势群体依法维权的生动实践。

2016年10月,杨某等人受雇于荆州某公司,赴外地从事装饰工作。然而,2018年12月工程完工后,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拖欠工资数万元。6年间,杨某等人多次讨要未果,走投无路之下,于2024年10月30日来到公安县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中心立即启动“绿色通道”,落实“一免二简三优”工作机制:免于经济困难审核、简化申请流程、优先受理指派,当天完成法律援助手续,并迅速指派律师代理此案。然而,案件一审因证据不足被驳回,杨某等人的希望几近破灭。

法律援助中心并未放弃,于2024年12月2日决定继续提供援助。办案律师重新梳理证据,构建完整证据链,并在二审中精准论证,最终扭转局面。2025年7月,法院二审判决公司支付杨某等人劳务费30885元。

从一审“驳回”到二审“胜诉”,杨某等人深切感受到法律援助的力量。公安县法律援助中心的高效响应、律师的专业努力,不仅为他们讨回了血汗钱,更彰显了法律援助“为民解忧”的使命担当。该中心将继续为弱势群体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守护公平正义。(记者佘海艳 通讯员龚涌涛)

编辑: 刘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