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交融促素养发展 青岛八大峡小学教师在青岛市小学语文教研活动进行课例展示
为进一步促进教师对新课标、新教材的研究,助力课堂教学改革,4月9日上午,青岛市小学语文基于“言语•思维”能力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会在青岛市实验小学举行。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小学语文教研员崔志钢,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教研室副主任孙陆,青岛市实验小学校长马肇喆,青岛八大峡小学校长胡繁华,青岛榉园学校校长薛清,市南区小学语文教研员颜秉君、徐慧颖、徐思思,市北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吴丽平、杨福君、李明杰,即墨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庄媛媛,以及各区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170余人参与了本次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中,青岛八大峡小学刘书芹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白鹅》一课。
课堂教学中,刘老师以制作“名家萌宠卡”为主任务,通过“读好萌宠小传”“梳理萌宠萌样”“拍好萌宠特写”“设计我的萌宠卡”四个环环相扣的子任务,不仅让学生在读、品、悟、写中感受作家的语言魅力和独特的写作手法,而且为后续习作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了方法指导和素材积累。课堂教学关照了单元语文要素目标的落实,更关注了作家特点、文体特点,站在学生素养发展立场,助力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感悟和创意表达,为学生搭建起通往文学欣赏与创作的桥梁。

随后的观众互动交流中,刘书芹老师就“名家名篇教学中如何找准课堂的着力点”这一话题,从基于教材立目标、关注特点学表达、立足学生促发展三个方面与全体老师进行了交流。

崔志钢主任对本节课例精准的目标定位、独到的教学设计,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本节课例在单元整体教学和习作教学方面的创新突破。他进一步强调单元教学应强化逆向设计思维,建立“目标—评价—任务”的一致性,注重课例之间的逻辑关联,构建结构化知识体系,形成可视化的学习成果。
精彩的课例展示背后,是青岛八大峡小学语文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为做好本次磨课活动,语文组教师多次进行磨课研讨。在不断地课例研磨中,老师们对新课标下如何基于生活创设真实情境,如何站在单元整体角度建构任务群,如何立足学生实际给予适切的方法等方面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本次研讨活动,是青岛八大峡小学语文教研组聚焦读写融合的一次教与研、思与行的深度对话。后续语文团队将继续深耕课堂,以真情境和任务群建设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以读写共生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助力学生言语能力与思维品质的协同发展。
来源:青岛早报记者 杨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