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位代表走上首场“代表通道”,民营企业发展、乡村振兴受关注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于3月5日上午8时举行。大会新闻中心邀请6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走上“代表通道”并回答记者提问。
6位代表分别是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江苏省南京市第一医院副院长张俊杰,四川省马尔康市养护院院长格西王姆,浙江省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张天任,陆军某合成旅营长张冬旭。
雷军:小米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在回答记者关于民营企业家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有关问题时说,小米公司15年的创业,让他深刻体会到,无论是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都离不开科技创新。
他介绍,小米5年投入1050亿元进行科技研发,其手机业务已经连续18个季度排在全球手机市场的前三。小米的智能家居物联网平台连接的设备数也是全球最大。“这一切都表明,全球用户越来越认可中国科技创新的价值。”雷军说。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图为全国人大代表雷军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2月17日,我参加了民营企业座谈会,在会上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感受到了党中央对民营企业的关心和支持,信心倍增。”雷军表示,制造业是我国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小米作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建设者和受益者,将继续坚持走科技创新的道路,走高端化发展的道路,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把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各个终端上,让广大的消费者能够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云杰:全球每10件家电专利中就有7件来自中国
海尔作为一家山东企业,如今已经是许多在世界市场上响当当的中国品牌之一。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认为,海尔全球化的全过程,总结起来就是坚守、创新、共赢这三个关键词。
坚守,是对创出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名牌的坚守。海尔的全球化之路,没有选择代工那条路,而是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先进入发达国家,再进入发展中国家。“应该说,这条路很难走,从1991年批量出口,到2016年在海外市场实现盈利,我们整整坚持了25年。”周云杰说。
周云杰也谈到科技创新。他说,海尔不断对标国际标准,实现突破。在2014年国际电工委员会上,海尔首次提出了冰箱的保鲜国际标准,遭到了一些国家代表的反对,理由是中国不可能从0到1制定一个国际标准。

全国人大代表周云杰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中国人就不能制定国际标准吗?我们不相信。”周云杰说,海尔坚持自主创新,提出控氧保鲜、磁控保鲜等技术,最终在2020年成功发布为国际标准,目前该标准已经被英国、欧盟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采用。
据周云杰介绍,海尔目前在全球建立了十大研发中心,陆续推出了200多项原创性产品,赢得了世界的尊重。同时,牵头制定了100多项国际标准,引领了全球家电的科技创新。目前中国也已经成为世界家电创新的佼佼者,全球每10件家电专利中就有7件来自中国。
张俊杰:每年带领团队在全国开展300多台微创心脏瓣膜手术
张俊杰是一名从业多年的心血管病医生,他和记者分享了自己的体会。“我的日常工作繁重而辛苦,却伴随着一份特殊的体会,那就是‘动心’。”张俊杰说。
张俊杰讲述,2015年6月,他接诊了一位从外院转来的82岁高龄的危重心肌梗死患者刘老先生,当时他的心脏三根血管中的两根完全堵死,仅存的一根90%狭窄,命悬一线。张俊杰带领团队通过两次微创介入手术历时5小时成功开通了三根病变的血管,术后3天刘老康复出院。

全国人大代表张俊杰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6年后刘老因为严重的心力衰竭,又一次找到张俊杰,原因竟然是他的“心门”坏了,二尖瓣出现了严重的反流,当时刘老已经88岁了,他没有办法耐受外科开胸、心脏停跳的换瓣手术,更加不幸的是要给刘老置换的介入瓣膜当时被国外垄断。张俊杰当时毅然决定采用自己团队参与研发的国产二尖瓣夹,用微创介入成功为刘老修复瓣膜。今年刘老已经92岁了,晚年生活幸福。
张俊杰告诉记者,每年他要带领团队在全国开展300多台微创心脏瓣膜手术,刘老的故事只是他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2024年全国人代会期间,张俊杰提交的《关于加快推进医学影像“云胶片”应用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年5月份,江苏便率先建成了全省卫生健康云影像平台,接诊医生坐在电脑前动动鼠标就可以随时随地调阅异地患者的影像报告,患者们再也不用拎着一大袋子胶片到处跑了。平台建成以后,据估计,江苏省全年可为患者减少重复检查的费用约20亿元。
格西王姆:老人不出敬老院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
格西王姆现在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养护院的院长,已从事敬老服务16年。“6岁时,因为一场泥石流,我失去了阿爸阿妈,我是在姑姑的抚养、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长大成人的,我的成长经历让我立志回报社会。”18岁那年,恰逢马尔康市敬老院成立,她应聘成为护理员。
格西王姆分享了她在工作中的故事。刚开始,她就遇到了难题,为一些老人洗澡,老人不愿意,她也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她拿出自己的裙子让老人穿上,为老人洗了第一次澡。次数多了,老人感受到了诚意,格西王姆也越干越顺手顺心。每一天格西王姆都要查房、给老人整理床铺、喂老人吃饭、给老人洗澡、打扫卫生。

全国人大代表格西王姆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2019年,格西王姆被聘为敬老院院长。为了提高照护技能,她找来专业照护书籍,并在网上搜集实操视频。怎样为老人翻身、喂饭、拍背,她都总结出了自己的技巧,取得了民政部门的养老护理员资格认证,带着院里的护理人员一道共同学习提高。
去年,敬老院搬了新家,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并与阿坝州藏医院联合开设门诊,老人不出敬老院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健康有了保障。“今年还有件开心的事,院里来了两位学养老服务与管理的科班生,护理队伍更专业了。”格西王姆说。
格西王姆告诉记者,2025年是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第三年,在这三年中,她最关心的是基层养老服务的问题。为此,她先后提出建议,比如加强对养老护理人员的社会关注,同时引入社会组织与家政等社会力量,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这些建议也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应。
张天任:一脚踩污染“刹车”,另一只脚加绿色“油门”
张天任来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发源地——浙江湖州。1998年起,他担任湖州长兴县煤山镇新川村党委书记,27年间,他亲身经历了“千万工程”建设给山村带来的巨大变化,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他分享了自己的故事。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村里办起了不少企业,老百姓富了,但是山秃了,水变臭了,白衬衫晾在外面,晚上收回来的时候就变黑了,上面都沾满了煤灰,“老百姓曾经说我们是‘坐在垃圾堆上面数钞票’,有的搬到了县城,不愿意回来住。”

全国人大代表张天任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2003年,浙江省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村“两委”决定打生态牌,走生态立村、生态富民的道路。他们从老百姓反映强烈的“脏乱差”整治入手,从投资少、见效快的垃圾分类开始,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绿化亮化。22年如一日,如今的新川村旧貌换新颜,绿水青山又回来了。老百姓住上了小别墅,家家户户都有小汽车,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5万元。
一脚踩污染“刹车”,关停了十多家落后的石矿和高能耗企业;另一只脚加绿色“油门”,通过天能集团的帮助和村企共建,引导村里的企业融入新能源产业链。同时,鼓励村民发展休闲农业、观光旅游、特色民宿,3000人的村子办起了80多家企业,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近年来,新川村和贵州台江县的台盘村、安徽凤阳县的小岗村等多个村结对联建,共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村里80多家企业的员工里,有来自32个民族的1780多位少数民族同胞,实现了高质量就业增收。
张冬旭:每年参加跨区实兵演习,足迹遍布大江南北
张冬旭是陆军合成旅的一名营长,是一线带兵人。张冬旭向记者讲述,这些年,他们营经历了从步兵营到合成营的转型,也在不断深化实战实训的探索实践。每年,他们都参加跨区实兵演习,从北疆草原到南国密林,从东海之滨到西部戈壁,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大家练指挥、练技能、练作风。官兵们夏练三伏,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冬练三九,战风雪、斗严寒。虽然训练节奏快,备战任务重,但官兵们始终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因为大家觉得,每一滴汗水都不白流,都凝结成了战斗力。

全国人大代表张冬旭接受媒体采访。新华社发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当营长的第二年,参加陆空联合演练,搭载直升机进行低空突防。”张冬旭说,当飞机带着我们越过丘陵山地、草甸丛林,视野从地面拉到了空中,切换的是战场视角,改变的则是作战思维,那一刻真切感受到合成部队建设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作战样式从单一到联合、从区域到全域,有一种换羽新飞的感觉。
张冬旭说,近几年,紧跟武器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从先进装备、高新技术中挖掘战斗力新的增长点,探索创新“信息+火力”战法训法,不断提升合成作战效能。“我们还参加跨军兵种的联合训练,陆军合成分队与海军战舰、空军战机一体指挥协同作战。大家相互学习交流,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作战体系联合越来越紧,作战力量攥指成拳,实战能力不断跃升。我们保家卫国的底气更足了,制胜强敌的信心也更强了。”张冬旭说。
新京报记者 吴为
编辑 张磊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