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 | 人生低谷时的解药,是这两个字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风车只有在旋转的时候才能够带动水源,人也只有在行动的时候才能激发潜力。”

力量,是从行动中来的。越行动,越有力量。行动,是人生的解药。

勇敢行动起来,再坚持行动下去。日积月累,终将汇聚成实现自我的强大能量。

行动是打开困局的钥匙


有句话说得好:“行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药。”


遇到难题时,不要总是犹豫、退缩,只有迈出步子,才能找到出路。


谭家志曾在国内头部电梯广告公司干了十七年,做到华南地区客服总监。


然而39岁那年,他所在的部门被“优化”,他因此失去了工作。


屋漏偏遭连夜雨,他的妻子也因患癌,不得不辞职休养。他投递了无数简历,却没有任何回音;尝试过多种工作,却始终找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方向。


面对失业和家庭困境,他并没有就此“摆烂”,放弃人生,而是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摸索,找到了自己的出路:在菜市场售卖顺德捞鱼皮。


他不懂就向菜市场的店主们请教学习,自己一点点调试配方,研究产品,不断尝试和改进。


短短两年时间,他从一个小小的摊位做起,到现在已经拥有了三家店铺,不仅度过了失业的危机,一家人的生活也有了盼头。


敢于行动的人直面挑战,通过不懈的努力,突破困局,找到新的出路;而惧怕行动的人,被困难所束缚,止步不前,最终错失改变命运的机会。


成功者与失败者的区别,并不在于能力的大小,而在于是否具备在逆境中依然行动的能力。


行动,是打破困境的唯一钥匙。因为每一次面对困难的勇气,都是对自我的突破;每一次迎难而上的努力,都是在向成功迈进。


那些披荆斩棘的人,终会在自己的脚印里,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行动是重燃激情的火种


罗振宇分享过这样一个故事。苏轼被贬至广东惠州时,只有一个小儿子陪在身边。长子苏迈因为得不到父亲的音讯,整日忧愁不已。


苏州定慧院一个叫契顺的和尚听说后,自告奋勇要前往惠州为苏迈送信。契顺说:“惠州不在天上,行即到耳。”


说罢,就拿着苏迈写的家书,一路翻山越岭,走过了一千五百余公里的路程,抵达了惠州,见到了苏东坡。


这个故事给了罗振宇很大的力量,在2024年年初,他推出了一档名为《文明之旅》的节目,计划要持续做20年,共做913期,稿子需要写上1000万字。


尽管这是一场看不到尽头的漫长苦行,但一想到1000年前那个侠肝义胆、说走就走的契顺和尚,他的心中就生出了无尽的勇气和力量,很快投入节目中,为自己定下的目标奋斗不息。


著名习惯研究专家詹姆斯·克莱尔说:“动力通常出现在开始之后,而不是之前,行动产生动力。”


梦在远方,而路在脚下;不要只顾着眺望远方,也别忘记,走好脚下的每一步;定下了目标,就别再想东想西,走就是了。


行动,才是点燃你内心动力的火种。只要心中有信念,脚下有行动,再远的路,终能抵达。



行动是照亮前路的灯塔


法国文学家伏尔泰说:“人生下来就是要行动的,就好比火苗总是向上蹿,石头总是向下落。对于所有人来说,如果没有行动,那么这个人就是不存在的。”


人,是自己行为的总和。


“你是谁”,是由你做了什么来决定的。不必为追赶别人而迷失方向,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一直行动,一直保持创造,终会抵达属于自己的远方。


有些事不是因为有意义才去做,而是因为你去做了才有意义。一个人只要能坚持行动,意义也必然会随之而来。


面对未来,与其在焦虑中徘徊,在迷茫中停滞不前,不如行动起来,一点点编织属于自己的人生。


人生的意义,不在终点,而在路上。走过的每一步,都是照亮你人生前路的明灯;付出的每一分努力,都在为未来的你铺设成就自己的基石。

演说家齐格勒曾说:“当火车停在轨道上的时候,一块一英尺的木块就能够起到防滑的作用;可当这列火车开动起来的时候,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将木块碾碎。这就是行动的力量。”


行动本身就会带来答案,而纠结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复杂。


愿你从行动中获得力量,在坚持中成就自我。不断付诸行动,终会在平凡的生活中,成就不平凡的自己。

相关推荐